首页 > 生活 > 正文

创作者无需因AIGC而悲观: AI是“平均人类” 取代不了洞察和审美

2023-05-12 21:00:28来源:第一财经  

在近半年以来,随着ChatGPT和Midjourney这样的AIGC产品强势出圈,AI代替人类创作者的恐慌在不断蔓延。


(资料图)

但在和小冰公司首席运营官徐元春的交流中,他从资深行业从业者的角度表达了观点:真正优秀的创作者远不需要因AIGC而悲观,因为AI能做到的只是人类创作的平均水平,但所有优秀创作者的水平一定在平均之上。

此外,人类的审美是独立存在的。“今天AI的算法非常强大,可以写出100篇甚至1万篇的文案,但在其中怎么选择这是个人的审美问题,即便大家同样使用一个工具,也会生产出完全不同的内容。”

徐元春对第一财经记者举例表示,在今天同样用手机拍照,也有拍得好和坏的差别,并不是工具和技术本身,而是人类如何用自己的审美和洞察去使用这个工具才是最具决定性的因素。

优秀创作者独特的审美、洞察,往往是过去大量的创作积累的经验产生的,这是创作者的“算法”。AI的算法,只有去结合人类自己生物的“算法”,才能产生神奇的作品。因此,在当下以及未来的AIGC时代,创作者仍然需要大量的积累,并用自己的审美和洞察去做选择,这也是人类非常独特的方面。

帆书(原樊登读书)创始人樊登在上海网络视听大会上提到,团队是拥抱新科技的,但试了很多次,现在仍达不到能够收费的程度。“AI做的是网络数据的平均值,所有的内容创作者最后努力去到的地方是平均值以上,越高越好。”

未来事务管理局创始人&CEO姬少亭谈及了团队对于AIGC的应用,“我们尝试用它去做一个有创想的内容,比如写一个小故事,做电影的概念设计,发现它给我的答案过于平庸。我想要做电影,就想要给一些新的奇观,它给我的东西是过去所有视觉当中的平均数,是一个漂亮的满分答卷,但是我要的不是一个答案,我要的是新的创想。”所以AIGC暂时没有成为真正好的创作应用。

在采访MCN机构曼拾的创始人李逸凡时,她对第一财经表示,在AIGC时代,有独特标签和有自己生活的那部分创作者,才是不会被AI替代的,“之前有段时间平台上一批新的创作者涌入想赚快钱,一些内容会被模板式套用,这种内容往往前几篇跑得出来,后面数据就掉得越来越厉害。这样的内容是没有存在的价值的。”

李逸凡认为,只知道去模仿或者是去跟进其他人脚步的人,一定会被AI替代,这是一个良币驱逐劣币的过程。

不过,虽然AI有许多瑕疵,但行业从业者共同认可的一件事是,要拥抱技术。作为创作者要和AI交朋友,同时要强迫自己进化。

“某种角度来讲你不能期待原地不动,这其实是督促我们把内容做得更好,否则不是这个技术,在一个内容生态里,其他的PGC和UGC创作者也会取代你。大家需要好的内容,创作者本身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徐元春同样表示。

AI创作比较像学习中的一个中等创作者的状态,姬少亭认为,这会对创作者提出更高的要求,优等创作者要超越这样的状态,去创新,成为顶尖的创作者。

“在目前观察的过程中发现,所有的文字创作者和视觉创作者对AI有一定程度的情绪抵制,没有更深程度的应用。”姬少亭表示,但是还是应推荐创作者们去做深度的结合,解放长时间的重复劳动,走向更优等的创作者。

徐元春表示,部分人认为AIGC技术是非此即彼的零和游戏,但他持技术向善的态度, AIGC对很多创作者是好事,优质的创作者可以用技术提升效率,在修改和联合创新上做得更好,创造更多的内容。而它另一方面有意义的价值还在于,给甚至不会创作的普通人提供了工具和机会。

从2022年开始,尤其到了今年,AIGC开始进入了一个快速成长阶段,徐元春发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机会,开始认为这项技术无所不能。但在每一次的科技浪潮里,都会在下一个阶段发现很多事情都是完成不了的,大家预期又开始降低,而这个时候行业才开始进入成熟的健康发展阶段,变成一种真正的生产力。

“我觉得现在处于第二阶段,技术得到发展,大家关注点和兴趣在快速提升,行业得到了更多的热度,但真正对未来有意义的、更大的机会在于更多的创作者、机构组织开始接纳这个新技术,开始去使用的时候,未来才会变成一种更大的可能性。”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标签: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资讯播报

推荐阅读